最近发现身边好多朋友都在讨论黄金那点事儿,都说这金价上蹿下跳的最安全的线上配资平台,现在到底能不能下手啊。
有人瞅着4380美元一盎司的高价直挠头,不敢动;也有人看见央行一直在买,心里直痒痒想跟着掺和一脚。
毕竟对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黄金这玩意儿一直都是安全感的代名词,金灿灿的看着就踏实。
可谁也怕啊,怕一不小心买在了最高点,结果跟爬山似的,爬到一半上不去下不来,活活被套住。
其实要真想弄明白现在能不能买黄金,光盯着那数字看没用,得先琢磨琢磨全球那些最大的买家们,他们到底是咋操作的。
为啥中国央行能连着12个月都增持黄金呢?为啥有的国家跟捡着宝似的疯狂扫货,有的却跟没事人一样一动不动?这些动作里头,可藏着黄金以后到底是涨是跌的真正门道。
想知道黄金值不值得入手,先看看全球央行的集体选择,这可比那些专家的市场分析靠谱多了。最近全球央行买黄金的动作,明显分成了两拨,差别大着呢。
一边是那些新兴经济体,跟不要钱似的疯狂往里冲;另一边是发达经济体,稳如泰山,基本没啥动静。
这里头的道理其实特简单。最扎眼的就得数巴西了,9月份一下子就买了15吨黄金。
这个数量啊,比咱们中国近三四个月增持的总量还多!
紧跟着巴西的是哈萨克斯坦,买了8吨,土耳其也买了2吨,俄罗斯9月也加了3吨。就连大家可能听都没听过的危地马拉,一个月也买了6吨。
这一下就让它的黄金储备直接涨了91%!
要知道在这之前,它总共的储备量本来就没多少,这次买进可以说是把家底都押上了,够狠!
但另一边呢,那些手里握着欧元、英镑、日元这些能自由流通货币的国家。
却几乎没怎么买黄金。那些实行美元锚定汇率(也就是联系汇率)的国家,也一样没啥动静。
唯一的例外是伊拉克,买了1吨左右,而且它的货币地纳尔也没跟美元正式绑在一起。
这背后还有美联储在那儿操心呢,怕它的货币波动起来引起连锁反应,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同样,像塞尔维亚这些货币名称也叫地纳尔的国家,也就稍微买了一点点。这里头的规律其实挺清楚的。
买黄金的主力,清一色都是新兴经济体和那些不用美元体系的国家。
这些国家要么正面临美元忽涨忽跌带来的风险,要么就是在跟美国的贸易掰手腕时,处在关键时候。
就像巴西,跟美国的关税战打得正热闹呢。
对它们来说,黄金可不是普通的投资品,而是用来对冲美元不确定性的“定海神针”。
当全球贸易的老规矩、货币体系出现变化的时候,黄金那硬通货的本事,能最大程度保证国家的金融安全。
而那些自己国家的货币本身就是国际硬通货,或者跟美元绑得死死的国家,自然就不需要靠黄金来躲风险了。
看明白了全球的大趋势,再回头看看咱们中国央行的操作,就不会觉得糊涂了。作为最近几年全球最大的黄金买家和消费国,中国央行已经连着12个月都在增持黄金了。
到现在,黄金储备已经达到2304.5吨,稳稳坐在全球第六的位置,紧跟在俄罗斯后面,比瑞士那1000多吨的储备量可多多了。
但仔细看看增持的数据,能发现一个挺明显的趋势。
从一开始大手笔买入,到后来慢慢变得理性,买得越来越少了。
今年1月和2月,央行每个月都买入16万盎司(大概就是5吨)左右,那架势,跟抄底似的。
之后增持的量就一个月比一个月少,6月就只买了1.86吨。
7月因为黄金价格有点波动,稍微降了点价,又适当多买了点,到2.18吨。
再往后就继续保持每个月减少的节奏,9月增持了1.24吨,10月更是降到了0.93吨。
好多人就问了:央行这是不是买在高点了啊?
毕竟10月份黄金价格冲到了4380美元/盎司以上,可10月1日的时候还只有3800多美元/盎司呢,短短一个月涨了这么多,吓人不。
但换个角度想想,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买家和消费国,对黄金的价格走势、市场上是缺还是多,肯定有最准的判断,怎么可能傻乎乎地追高呢?
其实这种慢慢减少买入的节奏,正好体现了央行的理性。
经过之前一段时间不停地买,咱们国家的黄金储备已经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用不着再保持那么高强度的买入了。
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在增加,心里有底了。
在中美贸易那点事儿上,咱们中国也渐渐掌握了更多主动权,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自然就不用靠大量买黄金来避险了。
这种有松有紧的操作,既保证了外汇储备能多方面配置,又避免了买太多把市场价格给搅和乱了,真是教科书级别的资产配置,高!
最近黄金价格稍微降了点,不少人就开始慌了,担心这是不是要开始跌了。
其实啊,短期价格有点波动太正常了,主要原因就两方面:一是中美贸易那边有新动静,二是咱们国内对黄金是个啥性质有了明确说法。
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挺关键的。最近中美关税谈判迎来了休战一年的阶段性结果,咱们国家也暂停了对稀土、石墨这些关键资源的出口管制。
这消息一出来,市场上那种担心打仗的紧张情绪就缓解了不少。
原本因为害怕贸易摩擦升级,那些跑到黄金市场躲风头的资金,就开始往别的地方流了,金价自然就下来了点。
但这只是短期影响,贸易上那些掰扯事儿的长期不确定性还在呢,这也是黄金能长期保值的一个核心原因。
其次是咱们国内明确了黄金到底是个啥东西。
很多人一直把黄金当成硬通货,甚至觉得它也算一种货币。但咱们国家最近调整了黄金的增值税,这其实就是在告诉大家一个明白话。
黄金不再被当成货币了,而是回到它本来的样子——投资品和特殊的外汇储备。
要知道,真正的货币靠的是国家信用撑着,咱们的人民币背后,是国家实实在在的信用在那儿挺着。
要是过分把黄金当成货币的替代品,那本质上是在削弱国家信用,这也是这次调整的主要考虑。不过大家别误会,说黄金不是货币了,不代表它就没啥投资价值了。
对央行来说,黄金照样是调节汇率、稳定金融市场的重要工具。当人民币面临升值或者贬值压力的时候,黄金储备就能起到个缓冲的作用,就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
对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黄金在资产组合里还是少不了的,能用来躲躲风险。只是不能再把它当成钱来看待了,得理性点,把它看作一种能对抗通货膨胀、对冲风险的投资品。
回到大家最关心的问题:4380美元一盎司会不会就是黄金的历史最高价了?现在到底该不该买?先给个痛快话:4380美元一盎司成为历史最高点的可能性不大。
全球央行还在不停地买黄金呢,新兴经济体为了对冲美元风险的需求也没消失。
中美贸易那点事儿长期来看还是不确定,全球经济复苏也是有的快有的慢,这些都支撑着黄金的长期价值。
咱们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买家,央行这种不慌不忙、理性增持的节奏,本身就是对黄金长期走势有信心的表现。
要是真到了最高点,央行不可能还一直买,更不会让自己当冤大头去接盘。
而且菲律宾央行的操作也从旁边印证了这一点。
9月初的时候,菲律宾的黄金储备和巴西一样都是130吨。
之后呢,它一边嘴上喊着金价太高了要卖掉一些,另一边却偷偷摸摸又买了2吨,储备量到了132吨。
巴西呢,就一路买买买,加到了145吨。这种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的操作。
说白了就是不想自己一买就把价格推上去,也说明这些国家的央行都认可现在黄金这个价,只是在找合适的机会下手。
对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跟着央行买黄金没问题,但不能瞎跟,更不能指望着靠黄金发大财、一夜暴富。
这里有几个实在的建议:一是看节奏别看具体多少钱。央行增持的节奏就是最好的参考。
当央行一直在理性地买,全球新兴经济体也还在往里冲的时候,说明长期趋势是好的。要是央行突然不买了甚至开始卖,那时候再小心观望也不迟。
别天天盯着短期价格涨跌自己吓自己,黄金的价值在于长期能保住钱的购买力,不是让你拿来短期投机赚快钱的。
然后就是控制仓位,别把所有钱都砸进去。
黄金虽然相对安全,但价格也会波动,有风险。
建议把它当成资产组合里的一个安全垫,仓位控制在总资产的5%到10%就行了,别把家底都投进去。
选对渠道也很重要,别瞎买。
咱们普通投资者可以选黄金ETF啊、银行的纸黄金这些门槛低、手续费也不贵的渠道。
这样能避免买实物黄金带来的存储麻烦和变现的时候可能亏的钱,也能减少因为金价波动带来的实物交割风险。
说到底,黄金的核心价值从来都是用来避险的,不是用来让你发家致富的。
央行连着12个月增持黄金,说到底是为国家的金融安全筑牢一道防线。
而对咱们普通人来讲,理性地配置点黄金,是为自己的资产组合增加一份安全感。
与其天天盯着短期价格涨跌闹心,不如看懂全球央行动作背后的逻辑。
当那些最大的买家都在不慌不忙地布局时最安全的线上配资平台,咱们普通人只要跟着大趋势走,就能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给自己的资产找个相对确定的小港湾。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入口_期货配资官网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