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发表涉台谬论,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问题。分析认为,高市早苗的涉台谬论背后是日本右翼势力突破和平宪法束缚、谋求“军事大国”地位的偏执和狂妄。
图谋拥核!
日本防务政策加速转向
据日本共同社13日报道,多名日本政府和执政党相关人士12日透露,自民党基本决定最快下周开始讨论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3份安保相关文件,加速推动防务政策转向。预计如何对待日本长期坚持的“不制造、不拥有、不引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也将成为议题。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日在众院预算委员会被问及是否继续坚持“无核三原则”时,回避了明确表态。
日本防卫大臣:韩澳都将拥有核动力潜艇 日本为何不能有?
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更是表示,韩国和澳大利亚都将拥有核动力潜艇,日本为什么不能有?
今年9月,日本防卫省下设的“从根本上强化防卫力相关专家会议”曾提交报告,声称为了强化“反击能力”,日本海上自卫队需为潜艇搭载可以发射远程导弹的舰载垂直发射系统,而该系统的有效运用又要求潜艇具备远距离且长时间潜航能力。以此为由,该报告建议日本研发核潜艇。
到10月中下旬,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在建立执政联盟的同时,也就推动获得“下一代推进系统”潜艇达成协议,为研产及列装核动力潜艇“开绿灯”。
扯下遮羞布!
日本想成为“能战之国”
高市早苗延续了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右翼政策主张,在强化军事力量、修改和平宪法议程上态度激进。
今年8月,日本财务省宣布2026财年防卫预算申请额为8.85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高市早苗在施政演说中提出,必须自主地推进防卫力量的根本性强化,为此,将原定于2027财年实现的“防卫费占GDP2%”的目标提前至本财年内达成。
日本执政联盟讨论修改《宪法》第九条
13日,日本自民党和日本维新会在国会内召开了“宪法修改条文起草协议会”首次会议,就修改《宪法》第九条和创设紧急事态条款确认了深化讨论的方针。
日媒:日本自卫队计划恢复“大佐”等军衔旧称
与此同时,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称,日本政府正考虑为日本自卫队的“军衔”改名,恢复旧日本军队的军衔。
日本宪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战争、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解决国际争端;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在这个意义上,日本自卫队在名义上并非军队,从“将”到“2士”共分为17个等级,其称呼使用突出其“专守防卫”理念。
新的修改方案则是将统合幕僚长与陆海空幕僚长中星级较高的将领改称“大将”;其他的“将”则改称“中将”;“1佐”“1尉”分别改称“大佐”“大尉”。有分析认为,更改自卫队军衔名称意在将其重组为更接近正规军队的组织。
日本在野党:舍民生推修宪 非常危险!
日本共产党书记局长小池晃13日在记者会上批评称:“不能容许在国民希望政府解决物价高涨等民生问题时,却把讨论引向修宪方向。修宪不应仅由自民和维新两党推进,这是非常危险的动向。”
自我松绑!
日本将撤销杀伤性武器出口限制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联合执政的日本自民党和维新会已开始研究,计划年内设立执政党协商机制,正式启动对废除“5类”武器出口限制的讨论。据报道,所谓“5类”,是指日本现行规定仅允许以“救援、运输、警戒、监视、扫雷”五种用途出口武器的条款。一旦废除,杀伤性武器出口将显著扩大。
日本先后于2023年12月、2024年3月两次大幅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及其实施方针,使日本生产的杀伤性武器不仅可以直接出口至给予日本“生产许可”的授权国,还可以附带条件地出口至其他15个国家。
自我松绑!日本防务企业“集体出海”
今年8月,澳大利亚和日本签署了11艘新型护卫舰采购协议,创造了日本防卫装备出口的最大订单纪录。11月6日,在2025年印度洋—太平洋国际海事博览会上,日本组织了最大规模防务企业“集体出海”,其中包括军工巨头三菱重工。
近年来,日本不断升级防务装备,尤其是新型武器系统,包括无人潜航器、激光武器、新型反舰导弹的研究,为自身军事松绑、进军国际军火市场做准备。(CCTV4《今日亚洲》)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入口_期货配资官网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