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吕梁山的田间地头,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正忙碌着。他们一边将金黄的玉米装袋归仓,一边忙着联系各类销售平台,为吕梁山的特色农产品寻找更广阔的销路。这热火朝天的景象,正是市供销合作社创新推进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市供销合作社以“搭桥梁、促对接”为核心,将消费帮扶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联动志愿服务力量,在采购帮销、渠道拓展、民生服务中主动作为。通过构建“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销售网络,既让农民的“丰收果”顺利转化为“增收钱”,又以志愿服务传递城乡互助的温情,书写了供销系统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采购帮销出实招,助农增收见实效。为切实解决农户“卖难”问题,市供销合作社把加大采购帮销力度作为消费帮扶的首要任务,通过“直接采购+平台联动”双路径,让农副产品从田间地头快速走向市场。一方面,以直接采购传递帮扶温度。各县社机关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工会福利采购、驻村工作队对接等方式,积极采购帮扶村及其他脱贫地区的红枣、蜂蜜、核桃、杂粮等农产品。同时,主动与各县助农直销店等商家合作,通过购买助农卡、粮油卡及米面粮油等实物形式助力帮扶。截至目前,岚县供销社直接采购农副产品2.2万元,柳林县供销社帮扶1.11万元,全市供销系统总计帮扶消费约5.6万元。
另一方面,借助平台联动扩大帮扶规模。依托全市供销系统基层服务网点和线上电商平台,构建起“线上+线下”联动帮销网络。其中,岚县荣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帮助脱贫地区销售农副产品215万元;兴县依托“832”等电商平台开展线上促销,活动期间农产品销售额达65万余元。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脱贫地区农产品销售难题,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岚县供销社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借助自身品牌效应和渠道优势,助力山西省其他地区销售农副产品及旅游服务46万元,促进了区域间资源共享与经济协同发展。
拓宽渠道强对接,产销融合促发展。市供销合作社聚焦“拓宽销售渠道、推动产销融合”,通过多措并举打破地域限制,搭建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桥梁。在渠道拓展方面,吕梁市供销社系统积极构建消费帮扶的立体化网络,共开展专区专柜21个,其中线上消费帮扶专区14个。岚县供销社依托“岚县供销惠民商城”平台、“832”平台及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方式提升产品曝光度,拓宽线上销售路径。同时,积极组织参与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搭建线下交易平台。截至目前,岚县已设立13个农产品专区专柜,进一步完善了销售终端布局。
在产销对接方面,今年以来,吕梁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累计举办或参与8场产销对接活动,成功促成了104万元的意向成交额。兴县县社与农户及专业合作社签订收购协议,定向收购农产品,并与多家大型超市、电商平台建立长期合作。2025年9—10月,收购绿豆、黄豆、黑豆等杂粮30余吨,金额达45万元。岚县县社累计举办或参与5次产销对接活动,意向成交额达74万元;柳林县县社共设立专区专柜5个,举办2场产销对接活动,意向成交金额为30万元。
在品牌建设方面,市社先后组织本地企业赴大同、晋城等地参加名优农产品供销大集。在7月的大同展会上,组织临县、方山、兴县3县的5家优质企业参展;9月再次组织9家企业参与晋城展会。两次参展实现销售额共计10万余元,有效提升了吕梁特色农副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党建引领聚合力,志愿服务暖民心。市供销合作社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志愿服务的为民宗旨相结合,以实际行动解决农民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入秋以来,吕梁部分地区遭遇持续降雨,导致玉米收割进度受影响。市社机关党支部迅速组织15名党员干部组成供销志愿抢收队,分批次赴临县大禹乡岩头村、西沟村,帮助脱贫户和监测户抢收玉米。志愿者们冒着泥泞深入田间地头,对倒伏的玉米逐株开展“扶秆、掰穗、装袋、运输”全流程人工作业,用“笨办法”解决“大难题”,最大程度减少了农户损失。方山县县社党支部同样积极响应,组建“志愿服务队”深入帮扶点大武新房移民安置小区,重点帮助小区内困难或劳动力不足的特殊家庭抢收农作物,完成了农作物的收割及转运工作,及时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
从搭建消费帮扶桥梁,到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市供销合作社始终以“帮农增收、为民服务”为宗旨,在推动产销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主动作为、持续发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消费帮扶举措,优化销售渠道,壮大志愿服务队伍,让消费帮扶的桥梁更稳固,让志愿服务的暖流更绵长,为我市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供销力量。”市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刘丽霞
来源:吕梁日报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入口_期货配资官网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