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福州人常说:“一座故居,半部历史。”可最近,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的一则公告,让不少人心里“咯噔”了一下——吴石故居要封闭施工了!从2025年11月17日起,这座承载着百年风雨、见证过英雄传奇的老宅子,将暂时“闭门谢客”,进行系统性修缮。工期三个月,说是要“修旧如旧”,可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故事?又为何引发这么多人关注?咱们慢慢聊。
一、英雄故居要“闭关”?游客急了:还能去哪儿缅怀?
最近,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吴石将军的名字突然火了起来。这位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一生传奇,可他的故居却藏在福州仓山区螺洲镇的一个小村子里——吴厝村江墘埕1号。
以前,这里游客不多,偶尔有历史爱好者或吴石的后人来探访。可自从电视剧播出后,故居突然成了“网红打卡地”。游客们排着队送鲜花,在留言板上写满敬意,还有人专门从外地赶来,就为站在故居前,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
可就在大家热情高涨的时候,一则公告泼了盆冷水:故居要封闭施工三个月!公告里说,修缮是为了“更好守护历史印记,赓续红色血脉”,可游客们急了:“以后去哪儿缅怀英雄?还能不能去?”
其实,公告里也给出了答案:虽然故居闭门,但附近的吴石纪念广场、螺江吴公祠堂的纪念室、陈氏五楼(螺洲名贤文博馆)都还开放。可即便如此,不少人还是觉得遗憾——毕竟,故居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藏着吴石将军的故事啊。
二、百年老宅“生病”了?修缮到底要修什么?
吴石故居始建于清末,算起来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虽然整体风貌保存得不错,可“年纪大了”,毛病也不少。公告里提到,这次修缮要解决三个大问题:木构老化、消防隐患、展陈滞后。
先说木构老化。老宅子的梁柱、门窗大多是木头的,百年风吹雨打,早就“伤痕累累”。有的地方已经开裂,有的甚至被虫蛀得千疮百孔。修缮团队说,这次要“最小干预”,也就是尽量保留原样,只加固那些快撑不住的地方。可即便如此,工程量也不小——毕竟,每一根木头都得仔细检查,该换的换,该修的修。
再说消防隐患。老宅子以前没装消防系统,万一着火,后果不堪设想。这次修缮,消防系统是重头戏。团队会安装自动喷淋、烟雾报警器,还要重新规划逃生通道。有专家说,这对文物保护至关重要——毕竟,全国有多少古建筑毁于火灾?吴石故居可不能重蹈覆辙。
最后是展陈滞后。以前故居里的展览比较简单,主要是照片和文字介绍。可游客们现在更想看“有温度”的东西——比如吴石将军用过的物品、写过的信件,甚至是他生活过的场景还原。这次修缮,团队打算升级展陈内容,用多媒体、互动装置等方式,让历史“活”起来。有游客说:“要是能站在吴石将军的书房里,看看他当年是怎么工作的,那该多好啊!”
三、市长亲自调研:红色文化要怎么“活”起来?
其实,这次修缮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早在10月17日,福州市市长吴贤德就专门到仓山区调研,重点看了吴石故居的保护利用情况。
那天,吴市长一行人走进故居,仔细查看每一处展陈,还去了螺洲孔庙、吴石广场。他边走边问:“吴石将军的历史资料挖掘得怎么样了?”“展陈内容能不能更丰富?”“周边环境能不能再提升?”
调研结束后,吴市长提了两个要求:一是要深挖历史,把吴石将军的故事讲透;二是要整合资源,把红色旅游做活。
他说,吴石将军是英雄,他的家国情怀、浩然正气,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可光有故居不够,还得把螺洲孔庙、陈氏五楼这些历史遗迹串起来,打造一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这样,游客来了不仅能看故居,还能逛古镇、学文化,感受福州的红色底蕴。
有专家分析,市长的要求其实点中了关键——文物保护不能只靠“修”,还得靠“用”。只有让历史“活”起来,才能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来了解、来传承。
四、游客热情高涨:为什么大家都爱吴石将军?
这次修缮公告一出,网上讨论特别多。有人问:“吴石将军是谁?为什么这么多人关注他?”
其实,吴石将军的故事特别传奇。他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投身革命,后来在隐蔽战线工作,为新中国立下大功。可因为工作特殊,他的名字一直鲜为人知。直到近年,随着历史资料的解密,他的故事才逐渐被更多人知道。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里,吴石将军的形象特别鲜明——他有勇有谋,又重情重义,为了国家可以牺牲一切。这种“大我”精神,让很多观众感动。有网友说:“看完剧,我专门查了吴石将军的资料,发现他比电视剧里还伟大!”
还有游客说,来故居不是为了“打卡”,而是为了“致敬”。“站在这里,我能感受到一种力量——那种为了理想、为了国家,可以放弃一切的勇气。”一位从北京来的游客这样说。
五、修缮背后:文物保护的“难题”与“希望”
其实,吴石故居的修缮,只是全国文物保护的一个缩影。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我国现存古建筑超过20万处,可真正得到妥善保护的,不足一半。很多老宅子因为年久失修、资金不足,要么坍塌,要么被改得面目全非。
吴石故居能得到系统性修缮,已经很幸运。可即便如此,修缮团队也面临不少难题。比如,如何平衡“保护”和“利用”?修得太新,怕失去历史感;修得太旧,又怕不安全。再比如,资金从哪里来?这次修缮预计要花几百万,虽然政府出了大头,但后续维护还得靠社会力量。
不过,也有好消息。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出台了不少政策。比如,允许社会资本参与文物修缮,鼓励开发红色旅游。吴石故居的修缮,其实就是这种政策的体现——既保护了历史,又带动了旅游,可谓一举两得。
六、三个月后:故居会变成什么样?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三个月后故居会变成什么样。修缮团队说,他们会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保留老宅子的原貌。比如,木构部分会用传统工艺修复,展陈内容会加入更多实物和互动装置,消防系统会升级到最新标准。
有游客提议,能不能在故居里设一个“模拟场景”,比如还原吴石将军当年工作的书房,或者他接收情报的密室。修缮团队说,这个想法很有创意,他们会考虑。
还有游客问,修缮期间能不能通过线上方式参观?团队说,他们正在开发一个虚拟展厅,到时候游客可以用手机或电脑“云参观”。虽然比不上实地,但至少能解解馋。
结语:一栋老宅子,半部英雄史
吴石故居的修缮,看似是一件小事,可背后藏着的,是对历史的尊重,对英雄的缅怀,对文化的传承。三个月后,当故居重新开放,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栋修缮一新的老宅子,更是一段被重新唤醒的历史,一种被重新点燃的精神。
如果你也想去看看,不妨等修缮结束后,约上朋友,一起去螺洲镇走一走。站在故居前,摸摸那些百年老砖,看看那些展陈,感受一下吴石将军当年的家国情怀。毕竟,有些历史,值得我们去铭记;有些精神,值得我们去传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根据福州市仓山区官方媒体账号“醉美仓山”及澎湃新闻公开报道整理,信息真实可靠,但因时间、地点、事件细节可能存在更新或调整配资网站排名第一,具体以官方最新公告为准。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构成任何投资或行动建议。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入口_期货配资官网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