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打个网约车,手机落车上了,结果司机直接给你送到几百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市。这事儿听着像电影情节,可偏偏就真实发生在了成都的钟先生身上。
11月2日凌晨,成都的钟先生加完班已经累得不行了,随手叫了辆网约车回家。这趟路不远,也就5公里的样子,十几分钟就到了。下车的时候,钟先生拿着一部手机,完全忘了另一部备用机还插在车上的充电口充着电呢。这部手机可不是普通的备用机,里头装着公司的财务工资卡信息,还绑着他的个人医保卡,关系到全公司几十号人的工资发放,搞丢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走到小区门口,钟先生突然反应过来,坏了,手机还在车里!他赶紧掏出另一部手机打过去,可那头一直没人接。凌晨的成都街头空荡荡的,他站在小区门口来回踱步,心里那个急啊。打了十几个电话都是忙音,他只好联系平台客服,把情况说了一遍又一遍,客服说会尽快协调,让他耐心等待。
可这一等,就等到了第二天中午。钟先生坐在家里,手机攥得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工资卡的事儿。眼看着发薪日就要到了,要是手机找不回来,那可怎么办?实在忍不住了,他中午就跑到金牛区金泉派出所报了警。
民警听完他的描述,通过车牌号很快联系上了那位王师傅。可王师傅说的话,把在场的人都听傻了:“他的手机在康定新城派出所。”
康定?钟先生当场就愣住了,“康定在哪儿?我手机怎么跑那么远去了?”民警赶紧联系康定那边核实,还真是,手机确实在康定派出所存着呢。从成都到康定,开车得五六个小时,直线距离三百多公里,钟先生在康定连个认识的人都没有,手机怎么就自己长翅膀飞过去了?
更离谱的是,康定派出所收到手机的时间,比钟先生报警还早。也就是说,钟先生还在成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他的手机已经到了几百公里外的另一座城市了。这事儿怎么看怎么蹊跷。
事情的真相,其实藏在一通被忽略的电话里。钟先生想起来,当晚他确实打通过王师傅的电话,当时手机定位显示,王师傅的车离他家小区还不到500米,正在附近接单。钟先生在电话里说得挺明白,愿意给二三十块钱的感谢费,麻烦王师傅掉个头把手机送回来。
“我当时想着,他就在附近,掉个头也不耽误多少时间,还能多挣一笔感谢费,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儿吗?”钟先生回忆起当时的想法,觉得这个提议挺合理的。
可王师傅那头说他已经接了新单子,没法掉头,还说对这一片路不熟。钟先生心里着急,就脱口而出:“你要多少钱你直说,咱们好商量。”
就是这句话,彻底惹恼了王师傅。他觉得钟先生这是在瞧不起人,把他当成那种见钱眼开的人了。当时确实接了新单,担心掉头送手机会耽误新乘客,再加上心里憋着气,王师傅一时冲动,做了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联系了在康定的朋友,让人把手机送到康定派出所去。
三百多公里的路程,手机就这么被辗转送到了康定。这一来一去,折腾的可不光是手机,更是司乘之间那点本该有的相互理解。
记者试图联系王师傅了解情况,电话倒是接通了,可王师傅只说了句“不方便说”就挂了,之后再打就不接了。平台那边倒是给出了回应,证实了王师傅当时确实接了新单,对钟先生让他立即掉头的要求很不满意,一怒之下才做出了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举动。平台说,王师傅事后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了。
网约车平台很快介入处理这事儿。平台负责人表态,王师傅的做法虽然没违法,可严重违反了服务规范,给乘客添了大麻烦。最后给出的处罚是暂停接单三天,还得参加平台的服务培训,学学怎么和乘客好好沟通,怎么处理遗失物品这些基本操作。
平台本来还想给钟先生一些经济补偿,可钟先生摆摆手拒绝了:“我要的不是钱,就是想讨个说法,也希望以后别再出这种事儿了。”
在成都和康定两地警方的协调下,手机通过快递寄了回来。11月5日中午,钟先生收到了快递,手机完好无损,里面的资料一样都没少。他长舒了一口气,可心里还是觉得这事儿太离谱,“三百公里外啊,想想都觉得魔幻。”
这事儿在网上传开后,很多人都在讨论:王师傅这么干到底违不违法?四川有个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林律师给出了专业说法——从法律角度看,王师傅没犯罪,因为他没想私吞手机,最后也交给派出所了,没自己拿去卖或者怎么着。
话说回来,林律师也指出,王师傅这做法违背了职业道德。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开网约车的人对乘客落下的东西,有义务好好保管并且及时还给人家。王师傅倒好,把手机送到三百公里外,虽然没弄丢,可让乘客取回来的成本大大增加了,这在民事责任上说不过去。
林律师建议,司机碰到乘客落东西的情况,应该第一时间联系平台,或者送到就近的派出所,走正规流程处理,千万别意气用事。平台也得加强管理,多培训培训司机怎么控制情绪,怎么和乘客好好说话,别动不动就赌气。
钟先生拿回手机那天下午,特意给康定派出所的民警打了个电话道谢。挂了电话,他看着手机屏幕发了会儿呆,把平台的“遗失物品处理指南”保存到了手机里。
说到底,这事儿其实就是一场误会引发的闹剧。钟先生那句“你要多少钱你直说”,本意是想快点解决问题,可在王师傅听来就变了味儿。王师傅一赌气,把手机送到康定,看似出了口气,可最后还不是自己担责任?
咱们换位思考一下,钟先生凌晨加班到那么晚,丢了装着公司工资卡的手机,那心情能不急吗?王师傅接了新单又要应付前一个乘客,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心里有火也能理解。可问题就出在,两个人都只顾着自己的情绪,没站在对方角度想想。
这年头打网约车的人多了,司机和乘客之间难免会有摩擦。有时候乘客着急,说话可能冲了点;有时候司机累了一天,脾气也大了点。可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普通人,谁也不容易,互相理解一下不就行了吗?
王师傅要是当时耐心点儿,跟钟先生好好商量,要么掉头送一趟,要么约个地方让钟先生自己过来取,事情不就解决了?钟先生要是说话委婉点儿,别让人觉得是在拿钱压人,王师傅也不至于那么生气。归根结底,就是沟通出了问题。
网约车这个行业,说白了就是服务业。既然是服务业,服务态度就得过关。司机遇到乘客落东西,本就应该妥善处理,这是职业要求,不是人情。可同时,乘客也该尊重司机的劳动,别动不动就拿钱说事儿,好像钱能解决一切似的。
平台在这事儿上也有责任。三天的停单处罚够不够?服务培训能不能真正让司机学到东西?这些都值得商榷。平台不能光想着赚钱,更要把司机和乘客之间的关系维护好,出了问题要及时介入,别让矛盾越积越深。
现在网约车平台那么多,竞争那么激烈,拼的不就是服务质量吗?要是司机动不动就和乘客闹矛盾,平台的口碑能好到哪儿去?长远来看,这对平台自己也没好处。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问问大家:你们打网约车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糟心事儿?是司机态度不好,还是乘客不讲道理?如果你是钟先生,面对司机的拒绝,你会怎么处理?如果你是王师傅,接了新单又遇到前一个乘客要求送手机,你会怎么选择?
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对错最安全的线上配资平台,可有一点是肯定的——司机和乘客之间,多一点耐心,多一份理解,很多矛盾其实都能化解。别让一句气话,毁了一段本该愉快的行程。你觉得呢?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入口_期货配资官网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